作者在 2008-07-29 23:12:12 发布以下内容
单双号的缘故,今天陪完客户步行前往地铁回家,需要通过长长的地下通道。通道里有布满小商品的地摊,旁边零星站着几个小女孩。前方传来阵阵吉他歌声,久违的流浪歌手,嗓音不错,琴弹的也不错。。。这些林林总总,让人回想起大学里生活的简单与快乐。
大学里和同学、朋友常常上午出门,下午才回,午饭通常就是街边的喷香的粘玉米,或者是酥脆的大麻花。遇到地下通道里的流浪歌手,每每都会掏出一块钱作为欣赏别人的情感投资。那时没有自己逼迫自己去做什么事,有的只是想做的,也是快乐的。
如今,要美好的生活,要得到价值体现等等等等。有时确实认为获取认同和快乐生活,似乎在公司里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。为什么?到底为了什么才要工作?生活,快乐生活。这一问题和答案现阶段在公司里好像就是对冤家。是这样的吗?我在走这段长长的路,回想以往的生活,比较现在。似乎一切有了答案,是自己让自己那么累的,是因为对工作的不认同,造成了工作的不情愿,使得无法达到工作生活的“共赢”。
现代管理里有这么一套思维,把孤立极端的“是/不是”转换为“是/也是”。即允许不同声音,赞同合作而非竞争。通常工作和生活这两个东西是人为的将其对立,试想如果企业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,项目的成败只是暂时,把工作当成长线股票。找到工作吸引你的地方,工作和生活就会慢慢和谐起来。
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。
大学里和同学、朋友常常上午出门,下午才回,午饭通常就是街边的喷香的粘玉米,或者是酥脆的大麻花。遇到地下通道里的流浪歌手,每每都会掏出一块钱作为欣赏别人的情感投资。那时没有自己逼迫自己去做什么事,有的只是想做的,也是快乐的。
如今,要美好的生活,要得到价值体现等等等等。有时确实认为获取认同和快乐生活,似乎在公司里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。为什么?到底为了什么才要工作?生活,快乐生活。这一问题和答案现阶段在公司里好像就是对冤家。是这样的吗?我在走这段长长的路,回想以往的生活,比较现在。似乎一切有了答案,是自己让自己那么累的,是因为对工作的不认同,造成了工作的不情愿,使得无法达到工作生活的“共赢”。
现代管理里有这么一套思维,把孤立极端的“是/不是”转换为“是/也是”。即允许不同声音,赞同合作而非竞争。通常工作和生活这两个东西是人为的将其对立,试想如果企业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,项目的成败只是暂时,把工作当成长线股票。找到工作吸引你的地方,工作和生活就会慢慢和谐起来。
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