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悟“彼得定律”

作者在 2008-08-01 22:14:41 发布以下内容
最近参加了一个管理培训,结合自己看的一些书,谈谈感悟,欢迎大家拍砖!
“彼得定律”讲的是在层次组织里,每个人都会从胜任的职位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。试想一下,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想从一般职员向主管转变,主管想向更高的领导职位提升。这种无止境的晋升被视作“攀登成功之梯”或“爬上权力之梯”,但是,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,而且爬得越高,危险越大。其实,这种晋升,之所以危险更大,产生不胜任,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不需要的新能力。
职场规划管理是公司里必须也是非常重要的规范制度,作为决策者,在制定该制度时通常只考虑晋升资格,却把考核作为一种人情买卖。殊不知,发现不称职的却没有一个制度将其进行调离,其实是对其他人员的不公平,对公司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经营风险。要降低“彼得定律”带来的负面影响,组织和个人都要有意识的不断进行自我反思。
对于个人,首先要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,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熟练的领域,选择持久的乐趣。一旦较长时间停留在一定的职位,需要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。如果获得晋升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仍感到吃力,则要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,拒绝“升迁”。不管怎么样,跟着良知走。
对于公司,首先要在大伙的共同商讨下,确定一个职业规划管理制度,并制定相应的监管(最好两层管理监督)。在新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,最好能从理论指导和资深人员的言传身教双管齐下。在绩效管理基础上衡量“称职”与否,发现不称职,首先需要的是纠正和帮忙不称职的管理人员,而非立马换人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,若仍无法达到预期,则需马上调换。
切记,制度不是一切,不要在制度问题上吹毛求疵,更多的要理解和瞄准制度下目标体现,制度是为了做好事,而不是调教人,更不是约束工作效能的手段。
默认分类 | 阅读 4086 次
文章评论,共0条
游客请输入验证码
浏览42314次